第五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今年度9 月19 日正式開展,今年的雙年展主題為「造動」,旨在反映過去幾年來充滿躁動氛圍及社會能量湧現的亞洲現狀,這波喧囂正以亞洲自覺的意識形態凝聚成新亞洲的知識與藝術社群,推進著亞洲地區文化意識的變化,種種現象顯示亞洲當代文化正處於生活治理體系的革新中,也在尋找新的秩序與關係,企圖翻轉社會權力配置。面對亞洲波瀾起伏的變化,藝術家如何透過藝術的形式討論當代生存系統,並參與亞洲當前生命史的建構,成為創作者的重要命題。「造動」(Artist Making Movement)如題旨所示:藝術家的「創造性」及「能動性」,代表著亞洲當代藝術脫離過去被定義的靜態名詞轉向了更積極作為的動詞型態。這個進行式象徵著亞洲當代文化的活性機能和藝術實踐的態度,積極介入亞洲歷史的新頁創造。造動,作為一種開啟、扭轉、重組及建構的可能,從原來的位置移動出來,而形成一種打開空間、鬆動結構和開啟縫隙的實踐路徑。在這樣的創作狀態和趨向中,藝術家 角色所定義的創造性,不僅是藝術概念和美學物件的創造,更反映在他/她們作為一種行動媒介,在創造的過程中介入社會多種關係之中,形成中介及轉化的功能,意圖從個人的創造過程和社會環境發生互動,觸發討論,並希望從藝術行為和創造媒介的兩種方式,與社會的動態發展產生密切的共構關聯。而今日的亞洲,也正是在這種多邊關係的建構與重組中形成當下的亞洲現實。亞洲的多邊關係造就了許多社會與文化環境的牽動,許多資源的開放分享和交流也意味著更頻繁而複雜的權力關係深隱其中。藝術家在藝術形式上的造動,代表著自我與外在制度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抗衡及轉化,透過藝術創造的媒介,形成公共性議題的討論及回應,創作者以當代創作回應亞洲現代化歷史的發展,更加迫切關注於亞洲問題現狀的回饋和介入,著眼於個人生命或地方史觀的知識建構,來凸顯藝術家在亞洲現代化歷史過程裡所扮演的創造性角色及潛在批判力,重新翻視長久以來在巨型結構下種種被排除在外,隱而不見或被壓抑的現實問題,以此組織自身感性經驗,構造個人與世界之間超越現狀的想像可能和關係脈絡。 本屆雙年展在「造動」的主旨下,預計邀請亞洲地區約計35 位/組的藝術家/創作團體,針對以下三大子題方向進行探討: 1「越界與流動:從被禁錮之處移動出來」,討論亞洲地區多變而蓬勃發展的移動型態,其所產生出的「亞洲離散文化」因為跨國經濟、環境因素、國際政策或者戰爭產生的流亡世代,包括移民、外勞、難民、無身分的漂流者等等。頻繁的移動狀態是亞洲區域關係及文化結構裡影響波動的關鍵變數,這些移動包含勞動人口、資本流通、生活型態和文化交換,由這些移動所造成的社會內部結構的改變,正激烈地創造出亞洲與世界格局的新貌,並促使各地重新檢視關於社會機制、信仰、價值觀的內涵。 2「檔案與記憶:歷史的翻造,真相及提問」:造動主旨裡所談的「檔案與記憶」,是對於亞洲現狀的進入(介入與書寫),也是對於亞洲舊權力中心主義的遠離,將亞洲的過去視為參考點,藉由檔案的搜尋、考察、互相參照、敘事的再建構,藝術創作者挑戰的是自我身分於當下政治氣氛與社會狀態的糾葛和焦慮,思考的是關於自我如何創造未來的歷史。在亞洲藝術中的當代美學中,關於舊歷史檔案的翻造,對於真相的衝擊和提問,作為許多藝術家反思亞洲現代史的形式之一。此美學形式的政治性,同樣反映在藝術家重新考掘個人生命史的記憶敘事,田野歷史作為正史的補充、質問或推翻。 3「公共意識與微型運動:機制的反省與自我系統的建置」。個人自覺與自我創造的思潮,湧現在亞洲的青年世代,也反映在當前亞洲藝術的創作取向。藝術家們更關注在自我角色的社會性創造以及公眾責任,在公共機制失效的狀態下,個人化的自造能量開始凸顯出來。這些趨向熱烈回應這股新時代的個人價值,創作者以各種微型實踐運動以及團體組織進行社會性的探勘,從文化行動的實踐路徑作為回應當下現實的美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