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是“灵光与后灵光——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之中“主题展”的部分。 以2009年以来渐次展开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景观,尤其是在2009年这个“微博元年”之后,如何在摄影这个记录与表达的媒介中留下痕迹,成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见证,需要我们以某种方式对此作出特别的审视。在这个人言言疏的是代理,200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或许是人们急于想要了解的。在我们看来,集合了现代与后现代这两者的图像观念与生产方式的摄影,或许最能够跟进并且以其特有的方式在某种程度说过了展现,指认并说明这个发展,这既是一个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特别需要摄影为主要手段跟进现实、记录观察的时代。但同时,摄影本身的跟进方式,又通过它与社交媒体的相互残柔,借力发力地扩大着自己的观察、传播与影响范围。 本展览是从六个不同的部分来展示,分别是“溢出的界”,反思媒介并突破其限制的摄影;“景观观景”,关于进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自然与成长景观的摄影;“深浅日常”,摄影家尝试用各种手法展示与平庸的日常较量;“身体身份”,对作为当代摄影关键词之一的身体的当代诠释;“反观再照”,“再/在新闻”,体现摄影对新闻事件的体恤与再创造。这六个单元,相对清晰地梳理、展现2009年以来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脉络与走向,给出一个相对宏观有不失其具体性的描述。旨在探寻、讨论和鼓励摄影的语言探索与观念推进,并以带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摄影师,推广和提升中国当代摄影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