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高雄,或者是整個南部地區,不僅在地理上位於台灣的南方,更是政治上的「南方」,在國內與國際權力分配上處於相對弱勢的位置。這個政治意義的「南方」,可以擴大到近代西方國家對南方國家的殖民,或二次大戰後現代化過程中不均衡發展的第三世界,或晚近資本主義全球化所塑造出來的「全球南方」,也就是淪為發展過程中被犧牲、丟棄、無語而又難以翻身的社會底層。 此展覽從現代性的角度出發,探索這個隱形的主體。一方面檢視現代國家對人權、公平正義、人民主權的承諾下,如何長期地、結構性地將一些人群「南方化」。或,有些人利用另類的、或藝術的手法,拒絕國家,另創想像中的國家。另一方面,探討現代性將人類生存的環境、其他物種以及地球本身,加以外在化,對「自然」進行大規模的介入與剝削,使其淪為「南方」。前者構成展覽的第一章「你的國家不存在」,後者為第二章「問南方」。 展覽的第三章「從逍遙遊到規模美學」,試圖透過現代性的核心技術「規模化」,來探索一種特殊的創作美學,這類型的藝術包含廢墟作品,災難作品,尤其環境災難,以及從其他物種或非人視角出發的作品。其特色在於作品著重不同時間與空間規模的感知因素,以及背後所蘊含的現代技術與自然力量之間錯綜複雜的交搆。這類作品肖似中國傳統美學,尤其道家傳統,祛除人類中心主義,將想像力帶往不同時間空間的視覺所呈現的作品,但不同於道家「逍遙遊」的無滯無礙馳騁,當代規模美學強調現代感知經驗如何被科技所形塑,從而時間空間中的技術因素成為作品內部的感知核心。 參展藝術家: 王虹凱、莉比亞・卡斯楚+歐拉夫・歐拉菲森、林生祥+鍾永豐、林柏樑、林珉旭、林泰州、洪子健+陳瀅如、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羅秀芝、徐永進、張永達、張恩滿、陳伯義、黃煥彰+晃瑞光、奧利佛・雷斯樂、楊順發、澎葉生、賴易志、鍾聖雄+許震唐、宜德思﹒盧信、PM2.5影像行動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