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與臉書(facebook)開始主宰我們的生活,虛擬世界以全面入侵的姿態開始向現實進攻。「打卡」的行為,原用於一般上班族出勤的記載憑證;因應現代隨身通訊系統的發達,無線網路、社群網站、加上影像記錄,促使在臉書中「打卡」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一個「儀式」化的動作。 「打卡」可分為兩個層次的概念,一為表層的示意地點,類似「到此一遊」的淺顯意涵。若深入分析則「打卡」建立在一種分享與告知的前提上,表現了「自我」與「環境」之間存在關係的解釋。藉由「打卡」的流程,連結了虛擬與現實的世界。 正如同當代的「打卡」行為,藝術家們亦以「作品」為媒介,連結現實環境與虛幻的藝術世界。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自我」融入了環境也同時定義了現實地點在藝術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本展覽展出本館典藏的精彩作品,以「心與景之間的遊盪」與「從虛擬邊界展開的旅行」兩個大的子題,企圖將台灣近現代對於地點或環境的解讀表現,以當代的「打卡」精神重新詮釋,並展現出本題的現代性與當代性論述:第一部份展出平面繪畫作品,強調對於地點的直觀式紀錄與表現,並可從中看出藝術家在面對現實場域時,以自我獨特的藝術語言所做的精采表達。第二部份則加入綜合媒材、攝影、錄像、立體作品等,試圖以作品去探討地點之於存在的各種意義。